2018年8月20日,国际著名地学杂志《Nature Geoscience》以“Rapid transition from continental breakup to igneous oceanic crust in the South China Sea”为题在线发表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IODP)367/368航次关于南海陆缘张裂形成洋壳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分析了IODP367/368航次在南海北部获得的钻探和地震数据(站位见图1),发现在南海陆壳破裂过程中存在岩浆活动,即软流圈物质上涌造成岩石圈最终破裂,过程中伴随洋中脊玄武岩类型的岩浆活动,并最终形成狭窄的由陆壳向火成岩洋壳的过渡带(图2)。这一陆缘结构不同于在北大西洋发现的两种陆缘结构:1)没有任何富岩浆陆缘的特征,既没有巨厚(15-30km)的火成岩洋壳,也没有如东格陵兰边缘般倾向海洋方向的大于5 km厚的反射体;2)岩石圈快速扩张过程中未伴随地幔折返现象,即没有少岩浆陆缘的特征。这一陆缘结构被认为是北大西洋两种陆缘结构之间“缺失的环节”,即超伸展的少岩浆陆缘结构。这种中间状态的陆缘结构已在一些区域提出,如加利弗尼亚湾和红海,但尚未通过钻探证实,此次研究证实了这种陆缘结构的存在,并可用来解释先期存在裂痕的薄弱岩石圈快速断裂的过程。
图1. a, 南海地形、主要构造特征及IODP/ODP站位图;b, 声波基底深度
图2. 基于钻探和地震数据建立的陆壳破裂过程的概念模型
这项研究由IODP 367/368航次的全体船上科学家共同完成,文章的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为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Hans Christian Larsen教授。IODP 367/368航次于2017年2-6月在我国南海北部海域执行,航次由中国科学家设计并主导,来自中、美、英、德、法、意等14个国家的64名科学家参加,其中中国科学家26人,来自国内13家单位。IODP 367/368航次的执行得到中国科技部的匹配经费支持,每个航次资助600万美元。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2013-2023)及其前身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2003-2013)、大洋钻探计划(ODP,1985-2003)和深海钻探计划(DSDP,1968-1983),是地球科学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目前,共有23个国家参与其中,包括美国、日本、欧洲14国和加拿大、中国、巴西、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年预算逾1.5亿美元。科技部代表我国参与IODP计划并协调相关部委共同领导中国IODP工作,同时在同济大学设立中国IODP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18-0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