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决心”号:深海研究国际合作的“大舞台”
发布时间:2015-12-11 

       新华社“决心”号12月11日电(记者张建松)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严谨认真、舒适整洁——这是记者在美国“决心”号大洋钻探船上工作生活10天来的深切感受。

  为了研究地壳、地幔的构造,揭示地球系统演化历史,多国科学家正在实施为期十年(2013年至2023年)的新一轮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该计划共有3个钻探平台:美国“决心”号大洋钻探船、日本“地球”号大洋钻探船、由独立钻井平台和船舶组成的欧洲“特定任务平台”。

  “决心”号钻探船的国际合作程度最高,堪称各国科学家深海研究的“大舞台”。本月3日,来自美国、中国、英国等国的30名科学家在停泊于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决心”号上,详细讨论了奔赴西南印度洋开展的科考活动,准备实施一次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大洋钻探,以钻取深海海底的岩芯和沉积层样品。目前,“决心”号正行驶在通往西南印度洋中脊海域的航路上。

  中国是IODP计划的成员,“决心”号每年给予中国科考人员上船名额,2014年共有22位中国科学家登上“决心”号。

  出航之际,总是船上工作人员最忙碌的时候。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刘传周研究员、中国同济大学的马强博士等30名中外科学家则显得十分从容。各类登船介绍之后,科学家们就可以集中精力在会议室里讨论本航次的科学问题。船上一日四餐,各类饭菜、点心、水果、饮料丰盛可口,还有免费洗衣服务。

  除了科学家团队,“决心”号上还有IODP计划的管理团队、船员以及钻探人员,共约130人。用餐的时候,小小的餐厅却不觉得拥挤。原来,船上人员都有固定的工作、用餐时间,相互错开。每位科学家在登船前都会获悉自己的房间、分组、工作时间等安排,井然有序。

  “决心”号上的生活区和工作区也是严格区分,每层甲板都有明显的黄线标识,如果没戴头盔和防护镜,严禁进入工作区。登船10天后,船上运营负责人史蒂文·迈迪带领科学家们到驾驶台、轮机部和钻探甲板等全船各部参观。科学家们分成4组,迈迪则一丝不苟地讲解4遍,详细介绍了船只定位、钻探等功能。

  “决心”号不仅在外观上与一般船舶很不一样,内部结构也十分复杂,各种粗大的管道纵横交错,犹如迷宫。船上最醒目的标志物是中部耸立的一个45米高的钻塔,提升能力达400吨的船舶升降补偿装置悬挂在这个大钻塔上,十分壮观。

  船上很多地方堆放了9.5米长的钻杆,钻探作业的时候,这些钻杆每3个结成一组,从后甲板起吊。钻井架位于船底的“月池”之上。所谓月池是指垂直于海面、贯穿船体、与海水相连的一个空腔。月池里有一个伸入海中7米深的保护套管,钻杆和钻具通过这个保护套管抵达海底。航行中,月池里会传来阵阵汹涌的海浪声。

  由于IODP计划的科学业务中心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农机大学,“决心”号上的科学管理人员大多来自这所大学,51岁的彭洁就是其中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彭洁从1991年就开始上船工作,跟随“决心”号航行了64个航次。

  “我喜欢科学,也喜欢旅游。‘决心’号能带我到世界各地去看看,这条船已经成为我的另一个家,船上有很多像我一样的老员工,”十分敬业的彭洁说:“由于每个航次的科学目标都不一样,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才能为科学家提供更好的服务。采集到沉积物、岩芯等深海样品,总会让我很有成就感。”

  对于“决心”号上采集的岩芯样品,船上科学家拥有一年的优先研究权。一年以后,所有的岩芯样品将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当然,前提是能提交好的研究计划并获得通过。在每个航次结束前,船上科学家都会获得本航次采集的岩芯描述、岩芯测试、井下地层流体监测数据等所有科考数据。

  31岁的“决心”号数据库管理程序员王瑞是一位高高大大、土生土长的北京小伙,2013年在美国留学毕业后到“决心”号工作。对于爱热闹的年轻人来说,船上生活有些寂寞。“等这个航次工作结束后,我就从毛里求斯直接飞回北京,陪父母好好过年,这是我目前最期盼的事,”王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