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南海大洋钻探

       2014年1月23日,由我国科学家设计、主导的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IODP 349航次起航的有关消息发布后,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连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卫视等重要媒体发出了多篇报道。一时间,南海大洋钻探的新闻成为一个焦点。相信这些媒体的宣传报道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同时也是发展海洋文化,培养国民海洋意识的重要手段。
       1月26日,新华社以“中国科学家主导新十年“国际大洋发现计划”28日起航南海”为题,对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给予了热情关注。报道中提到该航次是由中国科学家设计和主导,同时也是新十年“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首航。报道引述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李春峰教授的介绍指出该航次计划在南海水深4000米左右的深海盆完成三个钻孔,总进尺约4000米,并将首次钻取南海形成时期的玄武岩样本,揭示南海的形成过程和特色,确定南海形成的准确年龄,检验引发南海扩张的各种科学假说,分析相应的地质构造运动。报道同时指出从今年起,中国正式成为“新十年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全额成员”,并在该计划科学咨询机构所有工作组享有代表权、在每个航次拥有两个航行科学家的名额。这将显著提高我国在大洋钻探领域的参与力度,对我国深海资源勘探、深海科技能力建设以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该消息发布后,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于当天全文转载了这篇报道。

       在此之前,《人民日报》于1月24日以“南海大洋钻探再起航”报道了IODP 349航次,除了介绍航次的科学目标和重要科学意义外,《人民日报》更强调大洋钻探集中世界各国深海探测的顶尖技术,在几千米深海底下通过打钻取芯和观测试验,探索国际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作为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前身,“大洋钻探计划”(ODP)于1968年始于美国,是地球科学中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大型国际合作计划,其成果改变了整个地球科学发展的轨迹,几十年来始终是国际地球科学创新的前沿。并介绍我国于1998年作为“参与成员”加入该计划,1999年赢得了在南海实施首次大洋钻探的机会。从2013年起我国成为“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全额成员”,年付300万美元会费,中国对于该计划的资金和智力贡献也都在逐步加强,新十年第一个航次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即是一个明证。

       中央级媒体中,《光明日报》的报道篇幅最长,除详细介绍349航次科学意义之外,还回顾了我国加入大洋钻探的历史。更用较长篇幅强调:走向深海大洋,中国需要自己的钻探船。半个世纪前,学术界就勾画了我国地球科学研究“上天,入地,下海”的前景。文章引述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的话说:“将海洋、固体地球和大气的研究比作地球科学中海陆空三军的话,那‘海军’就是三者中的弱点;其中面向深海大洋的研究,又属‘弱’中之‘弱’。而这与当今世界的走向大相径庭。”一方面,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地球科学的突破点,主要在于深海研究;另一方面,1994年国际海洋法公约生效以后,对专属经济区以外深海大洋的国际竞争日趋剧烈。
       汪品先称,深海大洋不只是人类了解地球亟待填补的空白,也是国家资源和安全保障之所系。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地球科学研究队伍之一,但长期以来缺乏深海大洋研究的力量。因此,深海研究在学术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地球科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应用上也难以适应国际海上权益与资源之争的形势。目前无论从国家需求或者从我国实力出发,都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时候;重新考虑我国在国际地球科学中的定位,建造中国自己的大洋钻探船,已经迫在眉睫。

       此外,《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重要媒体都介绍了IODP 349航次的主要情况、科学目标和重大意义,指出这是新十年(2013~2023)“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首航,也是我国时隔15年后第二次在南海实施大洋钻探。同时媒体也指出:对于此次南海大洋钻探,中国承担了部分航次费用(600万美元,航次费用的70%),这主要是由于IODP在科学上通过评审的建议书已大量积压,很多建议书已通过科学评审10余年,仍不能安排实施。同时,IODP由于运行经费削减,陷入财政困境,于是提出了匹配性项目建议书的新模式,即由提出建议一方提供70%的航次经费,则该建议书可以优先安排航次。而中国科学家提出的南海大洋钻探建议书正是采用这一模式,得以尽快安排实施,此次中国船上科学家占科学家团队近半名额,也正得益于此。

       由于IODP 349航次从香港起航,因此也引起了众多香港媒体的关注。多数媒体如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明报》、《香港商报》、凤凰卫视、无线电视台等都积极报道了349航次的重要科学意义,并强调是由中国科学家设计、主导的航次,同时也介绍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