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9日,全球季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来自中、美、德、法、英、日、俄、韩、澳、荷、瑞士和印度等12个国家的近百位科学家和研究生汇聚同济校园,共同探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季风气候的演化规律。会议由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IODP)、过去全球变化(Past Global Changes, PAGES)、中国IODP办公室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担任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
季风是地球气候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并存在于地球漫长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但季风对地球系统的重要塑造作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同济大学海洋学院师生们就开始聚焦季风海洋记录的研究,并逐渐到意识到季风与热带太阳辐射量驱动的紧密联系。随后,以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为首的科学家领导了国际上的季风整合研究计划,领衔PAGES全球季风国际工作组,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全球季风”的概念和驱动机制。这标志着学术界对季风的认识从“区域尺度”跨向“全球规模”。并且提出低纬气候存在独特的时间韵律,让古气候研究不再以“高纬冰期旋回”为唯一框架。这些新颖的概念和研究思路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也是此次全球季风会议得以在中国召开的原因。
过去五年来, IODP在日本海、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洋、西太平洋等海域实施了七次以季风和低纬水循环为主题的航次。加上1986-1999年期间的8次季风航次,共15个航次为长时间尺度上的季风演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此次会议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对航次成果进行了一次回顾和检阅。预期这些航次研究成果将回答一个问题,“全球季风”是否也存在于久远的地球历史中?如果是,当时的全球季风规模比现今强盛还是萎缩?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全球季风国际学术研讨会合影
此次会议堪称一次学术盛宴。邀请的讲演者包括十一位航次首席科学家和多位气候与古海洋学研究的著名学者。邀请报告覆盖的学科面很广,有的基于化学与微体古生物等分析探讨气候演变,有的涉及构造事件的气候效应,有的重点讨论浊流等沉积过程中的季风信息。会议后半段为讨论时间,重点围绕“全球季风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的定义”、“全球和区域季风的驱动机制”、“现代季风系统建立的年代”“全球季风的替代性指标”、“地质历史上季风与全球水循环的关系”等五个学术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讨论结果将组织公开发表,让学术界了解会议的学术成果,并为未来IODP框架内的季风研究提供学术思路。
这次会议也为中国未来跻身IODP学术领导圈提供了一个机遇。随着中国经济和科研实力的快速提升,未来中国将与美国、欧盟和日本一道成为IODP的领导者。这种领头不但体现在中国将为IODP贡献更多的经济支撑、提供钻探平台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中国要提出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和计划,并获得国际科学界的认可,从而纳入到IODP的科学规划中。中国的科学家团队早早选定“季风和低纬驱动”这个极具潜力的研究课题,并常年不懈进行耕耘,已经累积了系统性的成果。将积极推动“全球季风和低纬驱动”成为未来IODP的重要学术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