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沪召开
发布时间:2014-10-14 

        2014年7月2~4日,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上海召开。“地球系统科学大会”是地球科学领域以华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的大幅度跨学科交叉的学术会议,其前身为已召开两届的“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2010年夏季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有来自海内外86个单位近500位华人学者参加会议。2012年7月2~4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会议,共有来自海内外125家单位的800余位华人学者参加了会议。同时,在第二届会议上决定第三届会议继续在上海举办,并正式定名为“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onference on Earth System Science, CESS)。

 

        会议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与前两届会议相比,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规模更大、学术水平更高、学科交叉跨度更大、气氛更加活跃。共有来自国内外164个单位的上千名科学家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其中境外单位26个,超过10个代表的单位为21个,超过20个代表的单位为13个。这些单位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报社、出版社以及上海部分中学。

 

        此次大会共设7大主题19个专题,收到583份论文摘要,共安排250个口头报告,333个展板报告。7大主题分别是:生物演变与环境,海洋与气候,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深部过程与行星循环,深海资源与技术,地球系统动力学,地球系统科学与资源环境问题。19个专题包括:“新生代东亚地形、水系与生物地理演变”、“大气和海洋氧化与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地球历史上的暖期与地时”、“高低纬度气候环境的相互作用”、“深海遥感及中深层海洋对气候变化及气候断层的响应”、“南海珊瑚礁:从全球变化到油气勘探”、“海陆相互作用:海平面、气候与构造”、“沉积动力过程:从河口到深海”、“风化、气候与沉积”、“海洋碳循环与碳汇:现代过程与地质演变”、“深部生物圈:从种类、生理到地球化学功能”、“深海洋中脊与海沟的地质、流体和生命过程”、“比较行星学”、“地球深部过程”、“现代海底金属成矿及其古今对比”、“海底与海水的物质交换”、“海洋科学研究的新手段:先进技术和大数据管理”、“从西太平洋与青藏高原看亚洲的构造演化”以及”南海深部结构与成因”。大会还安排了两场大会邀请报告,由8位各领域的杰出专家就地球科学最新成就进行综述;同时大会还举行了一场信息发布会,对国内外地球科学4项重大计划的构想和进展进行介绍。大会最后组织了“地球系统科学论坛”,请8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围绕“中国地球系统科学的展望”的主题开展讨论、评述。 经过评审选出了10位“优秀学生展板报告”,大会为作者们隆重颁奖。会议还邀请了上海著名中学的十余位老师,和新闻、出版界的人士参加会议,并专门举办了“地球系统科普一小时”的活动,尽量将大会的成果和气氛向社会传播。

 

        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参加单位和人数的增加,反映了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趋势和会议影响的扩大。与前两届相比,会议的学术水平明显提高,会议的气氛更加活跃。有的科学家把取得的崭新成果,在会上首次发表;也有载誉归来的科学家,把最近在国际会议上热议的新观点向国内首次介绍。大量年轻学者和研究生的出席,使会议充满了朝气。会场外有拖着拉杆箱,也有带着孩子来开会的青年;会场上常有因坐不下而坚持站着听报告的学者;餐厅里也见有会场上谈不完、到饭桌旁继续讨论的专家。作为一次以华语为载体的国际学术大会,海外众多的来宾已经不限于华人学者,甚至出现了用汉语主持会议的“洋人”科学家。

 

        归纳本届会议三天的进程,回顾五年来三届大会的经历,可以看出“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具有的三大特色:

 

        首先在于学科交叉。地球系统科学的特点就在于圈层的相互作用。海、陆结合,古、今结合,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结合,以及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会议探讨的问题富有新意。从微生物学到比较行星学,从地形倒转到大气演化,学科广泛的覆盖面为学科交叉探索前沿提供了良好背景;从载人深潜到大洋钻探,从纳米矿物到深部探测,新技术、新方向的应用保证了学术交流的国际高度。建立在前沿科学上的大幅度学科交叉,是会议科学活力的源泉。

 

        第二在于使用汉语。国际上不乏学术交流的各种平台,但是用的不是汉语。其实在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有大量以汉语为母语的学者作出了重要的成绩。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地球科学家队伍,汉语也是世界上最多人的母语。随着中国科学的发展,在国际水平上建立汉语学术交流平台的条件已经具备。这种平台对于跨学科交流尤为有利,也有助于青年们加快进入国际学术洪流。

 

        第三在于形式新颖。“地球系统科学大会“讲究效率,没有开幕式、不设主席台,一开始就是学术报告;午饭后立即是展板交流,晚饭后还有学术活动,一早就分发昨天会况的快报。会场上一律平等,与会的17位院士和学生坐在一起、也和别人一样在分组会上报告研究成果,不少名家的论文和学生一起用展板发表,任何人三届以内最多只做一次大会报告。这些做法提高了效率、使时间变得金贵,也提倡了学术平等、使讨论更加活跃。

 

        地球系统科学是我国地学界面对的新命题,会议的形式也是学术交流的新尝试。因此,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还存在会议覆盖面不够广、在海外华人同行中的影响还有待加强、卷入大会的学科范围也有待扩大等问题。部分报告的表达形式过分专业化,难以为非同行的听众接受,不利于跨学科交流。有些专题会安排的报告相互联系不足,缺乏可供共同讨论的学术基础。 这些问题不但说明了我国地球系统科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还反映出学术思想活跃程度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应当继续努力,力争在以后的会上加以改进。

 

        为了保证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特就以下诸方面提出建议:

 

        1. 打造“精品”专题。建议本次会后及早动手,确定若干富有前沿性的学科交叉专题,经过充分筹备,组织几个重点专题会。为此,要尽早征募题目和召集人,争取形成围绕科学问题、而不是包罗学科领域的讨论会。

 

        2. 扩大覆盖范围。力争在两年时间里广泛联系,在海内外增加参与大会的地区和单位,在学术上拓展参与交流的学科范围,争取有更多海外华语地区的学者、和更多地球科学专业加入大会的交流。

 

        3. 增强辐射效应。打造“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目的在于推动我国地球科学的新方向,为此一方面需要在会上设置更多的面向社会、面向中学老师的科普活动,另方面需要加强会后和会外的报道与成果交流。

 

        我国地球科学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繁荣期。三十多年来,在“硬件”建设和经费投入上增长迅速,但是在学术界思想活跃和创新能力“软件”方面的进展仍嫌不够。让我们抓住大好时机,更好地开展“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系列活动,通过新视角的展现和新风气的提倡,为我国地球科学走向国际前沿、问鼎学术顶峰,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大会决定: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定于2016年7月4~6日在上海举行。